会员登录
MEMBER LOGIN
技术论坛
TECHNOLOGY FORUM
铸态QT600-7球墨铸铁试验研究
发布时间:
2016-03-09 00:00
来源:
铸造工业
摘要:采用优质原材料、废钢增碳手段限制铁水P、S含量,加入适量Cu、Mn合金元素,采用冲入法球化处理、多次孕育处理,制订了高强度高伸长率QT600-7球墨铸铁熔炼工艺;多次重复性试验表明,上述熔炼工艺合理,成本低,操作简单,应用范围较广。
关键词:高强度;球墨铸铁;熔炼工艺
随着轨道交通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列车时速的不断提升,列车的使用条件对传动系统、制动系统等关键零部件的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。例如制动系统中的夹钳、吊架等零件,以往选用的QT500-7、QT600-3等传统球墨铸铁材料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使用要求,各类零部件都在不断提出既要具有高强度,又要具有高塑性的性能,因此QT600-7等高强度、高塑性的新型球墨铸铁材料应运而生。
目前,国内外生产QT600-7球墨铸铁材料主要途径有[1]-[3]:
1、添加合金元素,如Ni、Mo等;
2、提高Si含量以获得高Si固溶强化铁素体球墨铸铁,其具有高强度和高伸长率;
3、改变铸型散热条件,细化晶粒,如采用铁型覆砂工艺等。
然而,上述工艺的也存在局限性:添加合金元素,成本过高;提高Si含量会显著降低材料的低温冲击性能,难以适应一些高寒列车的环境;改变铸型散热条件则工艺宽泛性较低,应用范围有限。因此,本文开展了一系列的材料熔炼试验,旨在研究一种低成本的、操作简单的、适用于普通砂型铸造的铸态QT600-7熔炼成分及工艺。
1 试验目标
QT600-7的力学性能要求见下表1;同时,表1也列出了GB 1348-2009中与其接近的2个牌号的材料性能要求。
表1 铸态QT600-7球墨铸铁力学性能要求
牌号 | 抗拉强度 | 屈服强度 | 伸长率 | 布氏硬度 |
Rm(MPa) | Rp0.2(MPa) | A(%) | HBW | |
QT600-7 | ≥600 | ≥380 | ≥7 | 200-270 |
QT600-3 | ≥600 | ≥370 | ≥3 | 190-270 |
QT500-7 | ≥500 | ≥ |
上表中可以看出,QT600-7在抗拉强度、屈服强度、伸长率等各个指标上都比传统球墨铸铁要高,兼具了珠光体的高强度和铁素体的高伸长率;
为了满足上述性能要求,必须要细化晶粒,并努力提高石墨球的圆整度,因此,试验对QT600-7材料的金相组织做了要求,见下表2。
表2 铸态QT600-7材料金相组织要求
球化级别 | 球径大小 | 珠光体含量 |
≥2级 | ≥5级 |
≥45% |
2 试验内容
2.1化学成分设计
(1)碳和硅
对于铸态球墨铸铁件来说,只要不产生石墨漂浮,宜采用高碳当量(4.2%-4.8%之间),可有效促进石墨化,并降低缩孔、缩松倾向??悸堑讲牧系牡臀率褂靡?,应控制Si含量不超过3.0%,因此,试验要求C含量为3.5%-3.8%,Si含量为2.2%-2.5%。
?。?)锰和铜
Mn和Cu都是稳定珠光体的元素,所不同的是,Mn在促进珠光体形成的同时,会使白口倾向增加,而Cu却能促进石墨化,减少白口倾向。因此,试验中,Mn含量不宜过高,应控制在0.3%-0.5%;同时,为促进形成一定量的珠光体组织,Cu含量设定为0.3%-0.5%左右。
?。?)磷与硫
P和S为有害元素,应严格限制这两种元素的含量。本次试验要求P含量不大于0.05%,S含量不大于0.03%。
2.2 原材料的选择
试验采用优质的生铁和废钢作为主要原材料(其成分见表3),并加入部分低S增碳剂;其他原材料为普通低稀土球化剂,含Ba、Ca等元素的长效硅钡孕育剂,电解Cu板等。
炉料 | C | Si | Mn | P | S | V | Ti |
生铁 | 4.6 | 0.5 | 0.05 | 0.034 | 0.015 | 0.01 | 0.02 |
废钢 | 0.051 | 0.01 | 0.17 | 0.015 | 0.018 |
2.3 熔炼工艺
采用100kg的中频感应电炉熔炼,依次在炉底加入废钢与增碳剂,最后压上生铁。熔炼温度在1530-1560℃,并适当保持一定时间后出炉。出炉温度为1480-1500℃。采用操作简单的冲入法球化处理;采用预处理孕育+出铁随流孕育+浇注随流孕育的多次孕育工艺。
2.4 试验方法
用上述处理的铁水浇注树脂砂造型的标准Y型试块(GB1348-2009)若干,并在最后浇注的Y型试块上取样进行分析试验,测试试样的成分、力学性能和金相组织,所采用的检测设备有碳硫分析仪、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、微控电子万能试验机、金相显微镜等。
3 试验结果与分析
3.1 Cu与Mn的影响
Cu与Mn对于抗拉强度及伸长率的影响见图1。图中可见,在试验的成分范围内,Cu与Mn共存时,Cu对强度的促进作用要强于Mn,Cu含量每增加0.1%,材料强度提高约50Mpa;另一方面,Mn含量较低时,伸长率普通较高,此时增加Cu,材料在强度提高的同时,对于伸长率的影响并不太大。分析原因为, Cu在共晶转变时,促进石墨化,减少渗碳体,在共析转变时,促进珠光体的形成,且对基体起固溶强化作用;而Mn虽然促进珠光体的形成,但由于较大偏析的倾向而易富集于晶界上,影响到材料的韧塑性,因此,Mn含量的提高,强度增加不明显,但对伸长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。试验结果还表明,当Cu含量为0.4%,Mn含量为0.3%时,材料的综合性能最高,强度为662Mpa,伸长率10.5%,达到了试验目标。
a. 对强度的影响
a. 对伸长率的影响
图1 Cu、Mn含量对力学性能的影响
3.2 废钢增碳熔炼工艺的应用效果
在铸态球墨铸铁中,P含量增多,形成的磷共晶会增多,磷共晶呈多角状分布于共晶团边界,会急剧恶化材料的韧塑性;因此,要想获得高伸长率的铸态球铁材料,必须严格控制P含量;S为反球化元素,降低其含量是确保球化效果的前提;试验采用了50%废钢与50%生铁配比的废钢增碳熔炼工艺,得到的P含量不到0.03%,S含量也不到0.015%,远低于设计的成分要求。同时,采用废钢增碳工艺的另一个优点还在于可降低白口倾向,细化珠光体,增加珠光体数量[4]-[5];因此,废钢增碳熔炼工艺对获得高性能的铸态球墨铸铁材料很有益处。
3.3 多次复合孕育工艺的应用效果
将采用预处理孕育+出铁随流孕育+浇注随流孕育的复合孕育处理,与未经多次复合孕育处理的试验结果进行对比,其金相结果分别见图2 a)与b)。
a)采用复合孕育处理的试样金相
b)未经复合孕育处理的试样金相
图2 复合孕育对金相的影响(x100
石墨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球墨铸铁的力学性能。由于球化前对铁水进行了预处理孕育,且球化后浇注时进行随流孕育,不仅提高了铁水纯净度,为石墨析出和长大提供了良好的环境,更重要的是增加了石墨形核数量,从而减小了石墨球直径,提高了球化效果。图2也可以看出,采用了复合孕育处理的试样,球化级别达到2级以上,石墨大小在6级,无论从大小,还是圆整度方面,都要优于普通试样。因此,采用多次复合孕育处理是获得低合金高性能球墨铸铁的关键。
4 生产过程中的验证
采用上述工艺批量生产某QT600-7吊架铸件,铸件各项性能仍稳定的满足技术要求,其成分、金相和性能检测结果分别见表4-6。
序号 | C | Si | Mn | P | S | Cu |
1 | 3.55 | 2.39 | 0.29 | 0.026 | 0.01 | 0.4 |
2 | 3.54 | 2.27 | 0.28 | 0.027 | 0.009 | 0.39 |
3 | 3.49 | 2.17 | 0.3 | 0.029 | 0.016 | 0.39 |
4 | 3.53 | 2.34 | 0.32 | 0.028 | 0.011 | 0.42 |
5 | 3.5 | 2.32 | 0.28 | 0.023 | 0.012 | 0.42 |
6 | 3.46 | 2.38 | 0.28 | 0.028 | 0.013 | 0.43 |
7 | 3.57 | 2.3 | 0.34 | 0.029 | 0.018 | 0.45 |
8 | 3.53 | 2.3 | 0.29 | 0.026 | 0.012 | 0.43 |
9 | 3.51 | 2.33 | 0.35 | 0.025 | 0.004 | 0.39 |
10 | 3.52 |
表5 金相组织检测结果
序号 | 球化级别 | 球径大小 | 珠光体含量 |
1 | 2级 | 6-7级 | 65% |
2 | 2级 | 6-7级 | 70% |
3 | 2级 | 6-7级 | 65% |
4 | 2级 | 6-7级 | 70% |
5 | 2级 | 6-7级 | 65% |
6 | 2级 | 6级 | 65% |
7 | 2级 | 6级 | 70% |
8 | 2级 | 6-7级 | 65% |
9 | 2级 | 6-7级 | 60% |
10 | 2级 | 6-7级 | 60% |
表6 力学性能检测结果
序号 | 抗拉强度 | 规定塑性 | 断后伸长率 | 布氏硬度 |
Rm(MPa) | 延伸强度 | A(%) | HBW | |
Rp0.2(MPa) | ||||
1 | 671 | 390 | 11.5 | 229 |
2 | 683 | 387 | 10.5 | 229 |
3 | 645 | 385 | 10.5 | 209 |
4 | 678 | 388 | 10 | 225 |
5 | 668 | 384 | 11 | 219 |
6 | 691 | 391 | 10 | 225 |
7 | 701 | 402 | 9.5 | 232 |
8 | 670 | 388 | 10.5 | 219 |
9 | 666 | 380 | 11 | 215 |
10 | 658 | 391 | 11.5 | 215 |
5 结论
1) 铸态QT600-7的合理成分范围为:C 3.5-3.8%、Si 2.2-2.5%、Mn 0.3%左右、Cu 0.4%左右、P<0.03%、S<0.02%。
2) 当Cu含量为0.4%左右,Mn含量为0.3%左右时,珠光体数量为60%-70%,此时,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伸长率。
3) 废钢增碳熔炼、多次复合孕育处理等是获得预期化学成分和优异的铸态QT600-7材料性能的重要工艺保证。
参考文献:
1 陈淑梅,潘全章,刘宝安. QT600-7球墨铸铁材料的试验研究[J].铁道机车车辆,2009.08.
2 Larker Richard.固溶强化铁素体球墨铸铁[J].铸造,2010,59(6).
3 林钰杰,吴宝成.铸态QT600-10的生产工艺[J].现代铸铁,2014.04.
4 封雪平,陈小华.高性能球墨铸铁熔炼工艺[J].机车车辆工艺,2010.02.
5 李娄明,朱正锋等.废钢增碳在合成铸铁中的应用探讨[J].铁道机车车辆工人,2012.04
附件下载:

-
地址:济南市解放路134号 电话:0531-86401781 / 86952422 传真:0531-86465075
邮箱:foundry-shandong@163.com 邮编:250013
版权所有 © 山东省铸造协会 鲁ICP备2021002429号

官方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