会员登录
MEMBER LOGIN
技术论坛
TECHNOLOGY FORUM
大型船用柴油机缸体的铸造技术研究
发布时间:
2015-07-17 00:00
来源:
本文是对大型船用柴油机缸体铸造的工艺性总结。该工艺从缸体铸件质量要求和树脂砂工艺特点出发,应用均衡凝固理论,采用底返内浇口和冒口溢流工艺措施,生产中获得满意效果。实践表明,抽芯模型的使用、空间坐标系定位芯子,是提高铸件外观质量和尺寸精度的有效手段。
1 零件结构特点与工艺重点 5RT-FIEX58T-B柴油机是引进瑞士Wartsila公司电控智能型柴油机。缸体为3联缸和2联缸形式,缸体结构采用了最近几年国外兴起的以提高产品质量,特别是以外观质量为中心的近净形技术,使铸件向大型化、整体化方向发展,减少机加工和组装工序时间,增大了缸体总体尺寸与复杂性。零件轮廓尺寸为3138×1624×1740和2132×1624×1740,材料牌号HT250,毛坯重量分别为19.2T和14.3T。缸体上平面24个M68×230螺孔为缸盖紧固承重螺孔,不允许有任何缩松缺陷,8个¢165贯穿孔相互位置要求准确。缸体上部镶缸套部位有严格的水密试验要求。铸件最大壁厚336mm,最小壁厚25mm,壁厚相差悬殊,给缸体消除缩松缺陷带来难度。根据缸体零件结构 特点和技术要求,工艺设计必须解决:1、缸体上部重要部位的铸造质量,保证没有缩松、缩孔和其它铸造缸陷;2、零件形状准确、几何尺寸无误,加工余量要既能保证质量又不切削太多余量;3、外观平整光滑,轮廓清晰。
2 工艺方案选择 缸体上部壁厚较厚,局部达336mm,镶缸套的¢695孔有水密要求,每缸8个M68×230紧固螺孔为缸体重要部位。均衡凝固理论认为:尽管厚大件总体收缩量大,但组成铸件的各个相互衔接之间在凝固过程中彼此牵制,厚实部分收缩被相邻石墨化膨胀所抵偿。据此,工艺采用将缸体厚实部分朝下的浇注位置,使其浇注过程和凝固初期处于较高的铁水静压力作用下,以利用铁水的后补量和相邻区域的石墨化膨胀进行自补缩。同时,为提高工艺的可靠性,在每个缸盖螺孔处放置¢40×180内冷铁,以进一步提高该处组织致密度。 为验证工艺可靠性,实施前,根据资料从铁水浇注到凝固终了的体积变化进行定量计算。计算结果表明,该处膨胀大于收缩,故无缩松产生,工艺可行。
3 浇冒系统设计 作为有机铸型,呋喃树脂砂发气量大,金属液与砂型的界面反应较为复杂。设计浇注系数时,要求该系统满足“快,稳,保持压力头和处理脏铁液”等功能。
快,快速充型。这不仅可以抑制侵入性气孔,而且减轻型腔的造渣反应,使型腔顶部和上部受高温辐射时间缩短。
稳,避免铁液飞溅、碰撞与紊流,以防止气体卷入。对于缸体这类铸件,底注可以保证液体平稳,排气顺畅,脏铁液上浮。 保持压力头,对于发气量大的树脂砂而言,须保持较高的压力头,既保证了充型速度需要,又对侵入性气孔抑制有利。 处理脏铁液,所谓脏铁液,是指一开始浇入的铁液,流经直浇道,横浇道与内浇道时,与砂型在有氧状态下生成的渣和气。这部分脏铁水需导入横浇道的集渣包或冒口溢流出去。 浇道采用耐火砖。由于树脂砂独有的特点,使耐火砖能方便地用于浇注系统。耐火砖能有效减少脏铁液的产生量,有很好的耐冲刷作用,能有效防止砂眼等缺陷。根据计算工艺设计8道¢40耐火砖浇道底注,直浇道为2道¢80耐火砖。 冒口设计。树脂砂刚性好,浇注初期砂型强度高,这有利于利用石墨膨胀消除缩孔、缩松缺陷。根据热节圆计算,确定顶部放置10个80×240椭圆冒口,既对局部热节起到补缩作用,又不因冒口过大对该处产生热干扰。为进一步保证铸件质量,工艺规定浇注时要有一定的铁水从冒口溢流出去。实践证明,该浇冒口系统设计是合理的。
4 模型结构特点 树脂砂的应用使铸件外表质量和尺寸精度得到很大提高,但其砂型在起模时已具有很高的强度,给起模增加了困难。 为了较好发挥树脂砂造型优势,让复杂的缸体外型尽量由外模直接做出,同时为能适应缸体3+2的两种形式,确定外模主体采用抽芯式型。 根据资料介绍,抽芯结构模型是一种组合式模型,它是由中间框架和四周型块用一定方式组合而成。中间框架要求结构牢固不变形,是整体模型的骨架,中间框架四周依附着模型型块。型块根据铸件形状,分割成多块,每块用活节螺栓与中间框架相连,并且用燕尾销与中间框架准确定位。起模前,首先垂直起吊中间框架,这样为侧面型块向中间水平退出腾出了空间。 用这种组合形式模型,缸体复杂外形可一次直接成型,保证了主体模型承担相关尺寸精度,提高了造型工作效率,减少了铸件外表清理打磨工作量,同时完成了3+2两种联缸缸体的转换。由于框架和型块顺序起模,模型敲击减轻,起模力度减小,延长模型寿命。
5 铸型装配尺寸控制 缸体几何尺寸较大,结构复杂,故铸型尺寸控制与保证手段至关重要。 对此,工艺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控制:
5.1 基准重合: 缸体在长度方向有一条基准线,每缸也有中心线,这些是缸体的设计基准,也是缸体加工和装配基准。工艺以这些作为铸型的装配基准,将铸造基准与机加基准重合,避免因基准变换而引起误差,保证了整个铸型装配精度。
5.2 空间坐标定位与样板检验 空间坐标定位是利用数字三维空间原理定位。在铸型中以加工基准设立一个空间坐标系,就可以很方便的确立铸型中每个泥芯的准确位置。在制做砂芯时,将芯盒上所刻出的缸体基准线,引到砂芯上,这些线就是装配基准线。每个芯子的装配线与外模上的线吻合后,就可避免芯子的累积误差,提高尺寸精度。 为进一步检验芯子装配精度,工艺设计制做了芯子装配检验样板。该样板以外型中心线为基准,检验中间空腔大芯子与缸贯穿孔相互位置。用该样板检验,相邻两缸大芯子和相邻贯穿孔芯都可以准确到位。
5.3 芯子分割尽可能整体 由于中间型腔是由芯子组成,故芯子的合理分割也是影响整个铸件尺寸与操作难易程度的关键。 为减少芯子装配、制做误差,工艺根据零件结构,尽可能地减少芯子数量,以提高各部位相互装配精度。
5.4 缩尺选择
由于铸件轮廓尺寸较大,故铸件缩尺的合理选择,也是尺寸控制的重要环节。根据生产经验,这类复杂件,当缩尺选择为1%时,仍有缩不到位、尺寸偏大现象。缸体在制做模型时,缩尺选择0.8%,实践证明,该缩尺较好地吻合这类铸件收缩情况。 6 结语 2003年4月份成功浇注58TB3缸缸体和2缸缸体各一件。铸件的外观质量、几何尺寸、加工情况均获得预期效果。总结本工艺,主要特点为(1)针对缸体的特殊结构,采用底返内浇口和冒口溢流措施,应用均衡凝固理论,保证了铸件高质量,高出品率。(2)采用抽芯结构模型,成功实现一套模型,两种缸体的变换。(3)采用空间直角坐标定位砂芯与样板控制相结合,对铸型尺寸从各个环节、各个层次相互交叉、又相互补充地进行了全面控制,实现了机加划线,一次成功,避免了大型铸件尺寸顾此失彼的现象。
附件下载:

-
地址:济南市解放路134号 电话:0531-86401781 / 86952422 传真:0531-86465075
邮箱:foundry-shandong@163.com 邮编:250013
版权所有 © 山东省铸造协会 鲁ICP备2021002429号

官方公众号